回覆內容 | 如果公司預期營運上,會走向制度化,甚至未來有IPO的可能性,建議目前就聘請有經驗的會計主管,負責帳務處理及報表編製,爾後達到須會計師簽證時(資本額超過3千萬元,須由會計師簽證財務報表,營業收入達1億元時最好請會計師進行稅務簽證),由會計主管尋找適合會計師辦理簽證。
如果公司預計僅家族企業或股東間只想獲利自行分配,沒計畫於資本市場釋出股權。若資金許可,仍建議聘請會計人員處理管理帳(內帳),有合乎稅法規定之憑證影印後交由事務所編製對外帳簿及報表(外帳),作為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時之依據。沒憑證部分,由內部人員填寫報支申請單,經部門主管核准後,由內部會計人員登入管理帳中,以正確表達公司的營運獲利績效及財務狀況。內部檢討獲利績效及財務狀況時,係以管理帳的資料進行分析及檢討。
如果目前因成本考量,無法聘請會計人員,那只能請事務所委託記帳,並進行營業稅及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等會計及稅務工作。
(針對上述諮詢問題,係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「中小企業營運與融資協處計畫」(110年度委託執行單位:中華民國全國創新創業總會)之榮譽會計師/財務顧問本著自身財會專業予以回覆問題,惟因網路文字表達有時不見得可充分說明本意,如您針對回覆文字有所疑惑,或產生更深入相關財會問題,建議可直接與本計畫工作團隊聯繫,本團隊可安排榮譽會計師提供1對1現場諮詢或直接到場診斷服務,竭誠為您服務,執行團隊聯繫電話:(02)23328558 #399,或可聯繫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馬上辦服務中心免付費專線:0800-056-476。) |